在以前,我也相信“知识无用论”,以导致后一系列的失误。现在才明白,原来,不是知识无用,而是我自己不会用罢了。那是因为我对知识的认识不够。
其实,所谓的知识,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
- 是客观的;
- 能够被验证的;
- 相对正确的。
知识分为四个层次:
- 信息知识,也就是基础或者底层知识
- 加工知识;
- 体系知识;
- 智慧
所谓的信息知识,我的理解是,就像在平常的开发过程中,我们经常百度搜索的知识。这时我们所接收的知识,它不是完整的,它仅仅是一个知识点而已。那么这个知识点称之为元知识。
当我们在接受足够多的知识点的时候,我们脑海中的知识是零散的。这些知识的来源和时间上都是凌乱的。如何将这些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或者分类,并且每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有着联系,形成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,变得极为重要了。
而深度思考就是我们对已有的元知识进行测试和修正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逐渐在完善自己的元知识,在此基础之上分清哪些是自己需要的有效知识,哪些是次需要的有效知识,提升有效知识的层次,将信息知识转化为加工知识。
构建知识体系会决定着我们的选择权:
知识体系的广度:决定着我们的选择余地的多少,越广,意味着在做选择时可做比较;
知识体系的深度:决定我们是否拥有主动权,越深,我们的选择权就越大,自己拥有主动权;
构建知识体系的时间和质量:决定了我们被选择的可能性,越早,我们被选择的可能性就越大;
这就是为什么构建个人知识体系的理由!!!
文章评论